最近,《哪吒2》那可是火得一塌糊涂,票房一路狂飙,口碑也是爆棚!不过,眼尖的网友们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儿,在第一部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里,申公豹一开口就是 “人…… 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”,那结巴得让人又好笑又心疼;可到了第二部,他说话居然流畅了不少,这可把大家的好奇心勾起来了,纷纷在网上发问:申公豹这是咋回事?是偷偷去报了口才班吗?
先回顾一下申公豹这角色,在传统神话故事里,那可是能说会道、诡计多端的大反派。但到了饺子导演的《哪吒1》系列里,直接来了个大反转,变成了结巴反派,这反差感,直接拉满!第一部上映的时候,申公豹的结巴就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,甚至还带火了相关的表情包和段子,什么 “申公公” 的调侃那是满天飞。
最近,饺子导演终于出面回应啦!原来,申公豹这结巴可不是随便设定的,背后藏着大学问呢!导演说,申公豹是妖族出身,在玉虚宫那是处处受排挤,师父和师兄弟都瞧不上他,觉得他是个 “异类”。就好比你在公司里,明明能力超强,业绩也突出,可领导就是不待见你,还总把功劳分给别人,你心里啥滋味?申公豹就是长期处在这种压抑的环境里,极度缺乏自信,慢慢地就被逼成了结巴。这就像生活中,有些人因为性格内向、自卑,在公众场合说话也会磕磕巴巴的。
那为啥第二部里他说话就流畅了呢?饺子导演解释说,敖丙的身份暴露后,申公豹觉得自己终于不用再装了,多年的憋屈一股脑儿发泄出来,自信心也找回来了,所以说话就不结巴了。这就好比你一直被人欺负,突然有一天你鼓起勇气反抗,发现自己也挺厉害的,腰杆儿一下子就挺直了,说话都硬气了!
这一解释,让网友们炸开了锅。有网友搞笑评论:“原来申公豹是被职场霸凌了呀,心疼他一秒钟!” 还有人说:“申公豹不结巴的时候,我都有点不习惯了,感觉少了点喜剧效果。”
也有网友从自身经历出发,分享自己曾经因为性格腼腆被欺负,慢慢变得结巴,直到后来克服心理障碍才有所好转。申公豹的结巴,其实反映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不公,这种细腻的刻画真是绝了!这剧情刻画的太真实,简直就是现实生活的写照。
有人认为,有时候,阻碍我们的不是能力,而是内心的恐惧。只要勇敢做自己,谁都能从“结巴豹”变成“自信豹”!至于那些还在为口才烦恼的朋友,不妨学学申公豹,先找到自己的信心,说不定哪天你也能“口若悬河”呢!
从心理学角度来看,申公豹的结巴其实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。长期的歧视和打压让他内心充满恐惧和不安,结巴成了他逃避社交和表达的方式。当他终于突破自我,不再受成见束缚时,语言也随之恢复了正常。这也让人们看到,一个小小的角色设定,居然蕴含着这么深刻的人性洞察。
不得不说,饺子导演这一手玩得太妙了!申公豹的结巴,不仅增加了喜剧效果,让观众在欢笑中记住了这个角色,更重要的是,通过这个设定,影射出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和偏见,引发大家对现实问题的思考。就像网友说的,从结巴联想到巴结,再联想到排挤,这不就是现实社会中的职场、校园里经常发生的事儿吗?
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能这么成功,除了精彩的剧情、炫酷的特效,这些对角色的细腻刻画也是功不可没。申公豹从结结巴巴到自信流畅的转变,就像是一场小人物的逆袭,让人们看到了打破成见的力量。希望以后的电影都能像这样,在娱乐大众的同时,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。说不定下一次,再看电影的时候,就能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里,发现更多隐藏的大道理呢! 你对申公豹的结巴有什么看法呢?
发表评论